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诗词] 君自故乡来

[复制链接]
查看: 1816|回复: 1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文/汪秋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汪秋雨 (一) 想你在暮色苍茫时,独对一处风景。
风景,远逝于你的天边。
温润的西子之水如镜,那苦守断桥之会的秋日之柳空留风情万种。淡味的秋菊充盈着鲜活嫩绿的情谊,于淡淡的忧愁中将悦耳的情丝暗散。
我临湖而立,抬头处,湖间的那页悠然飘摇的扁舟载的动为你闲愁?
掬一汪嫩绿的秋水吧,开始守侯你的来期 。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1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你带着满载诗题红叶的闲情,从悠远的秦风汉瓦里姗姗而来。
我侧身手执玫瑰以石夫人的姿态迎接你熟悉成梦境的身影,目光走出让浮云镂孔无数的天际,默然如你。你我的心境,为何竟同是一枝上的两片叶。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19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题红叶"---用得很不恰当 :)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4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秀目观联在2004-1-19 11:12:00的发言:
"诗题红叶"---用得很不恰当 :)

怎么个不恰当法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偶的头像显示不了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接错误了饿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1-26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在2004-1-24 18:07:00的发言:

怎么个不恰当法呢?

诗题红叶的典故:一个有才学的宫女,不甘寂寞,把诗题在如青春年华的红红枫叶上,让对爱情的向往随城河飘向远处。许多年以后,终于“诗题红叶,玉种蓝田”,佳人才子喜结良缘,成为千古佳话。 我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没别的含义,只是借喻一段通过某个介质而来的爱情,也许有点别扭.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9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有红叶诗


今有短信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1-2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一汪秋雨在2004-1-16 10:50:00的发言:
想你在暮色苍茫时,独对一处风景。
...淡味的秋菊充盈着鲜活嫩绿的情谊,于淡淡的忧愁中将悦耳的情丝暗散。

淡淡的一切,想起来总是那么美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题诗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859)的一个姓韩的宫女所写。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诗人卢渥到长安考进士。离开考日子尚远,诗人好漫游,千里迢迢进京,京中的景色自然要尽情地欣赏。有一天,卢渥独自来到了皇宫的后墙。走得累了,便在从皇宫中流出的小溪旁,找了块石头,坐下来歇息。正是深秋季节,溪水中不时有红叶顺水流出,卢渥饶有兴趣地看着红叶随波逐流。忽然,他发现其中的一片红叶上有字迹,就从水中捞了出来,见上面写着一首诗。他细细品味,觉得那诗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卢渥回到居处,把红叶晾干,收藏在了巾箱内。 多年后,卢渥已把那件事淡忘了。后来,他娶了一位被遣出宫的宫女韩氏为妻。有一天,韩氏为卢渥整理衣物,在巾箱中发现了这片红叶。回想起当年在宫中寂寞难熬的日子,想不到拾红叶的竟是自已今日的夫婿,天下竟有这样的巧事,这姻缘真是天定的么?不禁叹息道:“当时偶然题诗叶上,随水流去,想不到收藏在这里。”从此,夫妻恩爱更胜往日。 这就是著名的红叶题诗的故事。诗写得很幽怨,但作者却又不甘沉沦,对未来的自由生活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诗用的是借物喻志的手法,从侧面下笔,不说长期被幽闭深宫的哀怨,而是通过责问流水,诉说心中的苦楚;通过对红叶的祝告,表达了自己向往人间普通人的生活,渴望得到人间情爱的心愿。所谓“不在表面,而在空际。”短短十六个字,言简意长,余味无穷。 令人不解的是,这样的一首好诗,这样的一个动人故事,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在感情奔放的今天却流传不广,甚至鲜为人知。今人所选编的唐诗册子上一般见不到,我也是九十年代后,才第一次读到此诗。 无独有偶,唐代还流传着一个梧叶题诗的故事。说的是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756),一位东都洛阳的宫女在梧叶上写了一首诗,随御沟之水流出。诗中写道:“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梧叶被人拾起后,诗在民间流传了开来。
诗人顾况得诗后曾和诗一首:“愁见莺啼柳絮飞,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闭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与谁?” 过了十几天,又从御沟流出的红叶上见诗一首:“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此行。”这位宫女写的二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愿望与红叶题诗是一致的,但故事的结局却是不同的。她没有韩氏宫女那么幸运,未能与“独含情”的那位“有情人”结为眷属,甚至连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后人将红叶比作爱心,以红叶传递、寄托情感,大概源于唐代。片片红叶,款款情深。千百年来,多少个有情人沉醉在满山的红叶中,吟诵着美丽的传说,抒写着动人的诗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2-1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月瘦风清刀寒在2004-1-29 7:24:00的发言:
古有红叶诗 今有短信情

正解!!!![em05]红叶题诗犹如当今的网恋!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2-10-16 11:29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04-2-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玩,明白了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