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高兴 2017-10-7 15:01 |
---|
签到天数: 2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县发展和改革局王则田
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0%,城市人口超过一半预示着城市化的来临。我们天台也同全国各地一样,随着“小县大城”战略的实施,必将有效地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必然促进人口等要素进一步向城镇集聚。如何使我县城镇化战略与建设宜居城市更有效地统一协调起来,是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因而我们要克服三种倾向:
一是防止城市化即园区化。不能将城镇化与开发区或园区化混为一谈。城镇化要以人为中心,如果将人变成产业体系、经济体系的附属品,城市规划、公共品的安排不是人的生活而是产业增长,经济结构和税收潜力等经济性指标,城镇化就成了本末倒置行动。一方面要注意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城市水系绿地的合理协调布置,另一方面也不能无工业集聚区内原有村庄的存在。
二是防止浅度城镇化。从全国来看,当前的城市化率已达50%,但具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只占33%,还有17%的人口在城市与农村之间过着候鸟式生活,这些准城镇人口不能取得所在地城市的户籍,不能把家真正地安在城镇里,他们不能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和保障。从我县来看,现在58万人口当中有20万人长期在外,基本上是在外地城市里生活,真正有机会将户籍迁入生活所在城市里的机会很少,其中绝大多数还是要回到本地城镇里生活,再加上县域城镇里没有取得所在地城镇户籍的居民及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这些早已脱离了农业的人群应成为城镇居民。这些处在浅城镇化状态的人口十分庞大。这既是加速我县城镇化的动力源之所在,也是我县城镇化畸形发展的集中表现。
三是防止城市化即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化。城市规划要与当地的人口、地理、环境、资源等相匹配,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要注重人口的集聚效应,合理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品,并与产业集聚、三产的发展相协调。否则,则是将城镇建成一个超大的村庄。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为了所谓利用土地或提高城市的人口容量而挖山头、填水沟、削绿地,破坏原有的地理风貌和生态环境,把空间塞得满满的,这样的话肯定不是一个宜居的城市。
-------天台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