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龙溪乡掀起“庭院革命”

[复制链接]
查看: 3632|回复: 0
  • TA的每日心情
    高兴
    2017-10-7 15:01
  • 签到天数: 2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6-7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845c41ea21618c0762f3e.jpg

    农家小院,绿意盈盈待客来
    近段时间,先后有十来个剧组走进天台县龙溪乡踩点、拍摄影视剧外景,越来越多的游客也远道而来。昔日不为人知的偏远山乡,为何突然有了人气?
    龙溪是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也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半年来的美丽庭院建设,不仅让全乡各村的“颜值”提升,也推助了当地庭院文化、庭院经济发展,一个个赏心悦目的“花样村庄”随之涌现。
    走进黄水村,只见这里古屋新宅错落有致,现代气息中透露出一股淡雅的古典美。村民叶占德住在一个建于民国初年的四合院中,院里的窗棂采用的是天台“非遗”工艺“一根藤”,门上雕刻的图案也相当完整,门框则取材自红豆杉。然而,由于四合院产权分属不同的村民,院内一些公共场所乱堆放现象曾十分严重,其中有一户还将木结构改为砖混结构,对建筑的整体风貌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龙溪的“庭院革命”中,叶占德动员邻居搬移了天井中的杂物,将四合院恢复到原状,同时还在院内种上花草。他说:“这天井的地面是个‘海绵体’,遇到大暴雨,雨水也能排出去,所以我们不打算动大手术,只是尽可能保留它的原样。”
    相比之下,村民叶天标家的庭院更显高雅美观,充满现代气息。庭院在他家新造的楼房前,占地20来个平方米,种满了山区常见的马兰花。初夏时节,院内一片姹紫嫣红,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小花园。
    “注重细节之变、细节之美,以‘一村一花、一户一景’理念,构建独特的‘龙溪味道’庭院,这是龙溪乡开展‘庭院革命’的主旨。”乡长谢文静说,在活动推进过程中,龙溪乡把握好“经济、实用、美观”三个原则,做好“屋顶铺绿、墙面挂绿、见缝插绿、建设留绿”文章,做到宜种则种、宜养则养。
    本着这一初衷,各村也追求个性化,柱峰村以红花继木和金边黄杨作为主打树种,在村庄内相映成趣;有着5000多亩竹林的岭里村,则以竹造景、以竹装饰,自成特色,“和合庭院”、“农耕庭院”等庭院特色鲜明,引得游人争相拍照留影。
    “庭院革命”打响的同时,乡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也同步铺开,既要保护古村落和古民居,也要打造美丽经济,创建国家4A级风景区,带领村民致富。
    寒岩村有3幢上百年的四合院古民居,很快得到了民间资本的垂青,一个文化园项目即将落地。管理员小陈告诉我们,现在正在整修其中一座四合院,原先为村祠堂,除了外墙,其他部分已破烂不堪。投资人看好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寒山文化,决定来此发展,预计今年7月初就可试营业。
    这一项目的顺利推进,打消了少数村民对“美化庭院,中看不中用”的疑虑。现在,全乡有12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加入到“庭院革命”。随着环境变美,有意新申办农家乐的农户有20多家。龙溪乡自然谷、铁甲龙生态农业观光园、大雷山5000亩香榧园、东桃园等一批总投资4亿元的项目,也已达成意向或落地开工。龙溪乡还依托当地旅行社,主动对接客源,与上海等城市达成合作意向,将更多游客请到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斯信忠 徐平
    [发帖际遇]: 网站编辑 乐于助人,奖励 10 . 幸运榜 / 衰神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