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800米—1000米的万年山,天台县万年林业有限公司的香榧、山稻种植基地里,金黄色的稻谷却格外引人注目,因为这里的稻谷是种在山坡上,不是种在水田里。
这里的稻谷不用浇灌,不用施肥,不用农药。
在天台县万年山的香榧、山稻种植基地,看到层层叠叠的山坡水平带上种满了山稻,工人们正忙着收割,丰硕的稻穗压弯了头,着实喜人。这里的山坡上原本只种植着香榧,去年开始万年林业有限公司创新观念,尝试在香榧林下种植旱稻,由于种植时间等原因,产量并不理想,却总结了一些山地种稻经验。
今年大面积套种,产量比较理想,平均亩产在三四百斤。该公司负责人孙明富说:“去年是第一年试验,因为没有经验,种得有点迟。总结经验后,今年种得早,所以产量、长势要比去年好,今年亩产量最高是450斤左右,平均每亩在380斤。从两年的种植情况来看,现在种植技术、管理更加成熟了。”
今年的山稻是在立夏之后播种的,因为山上不方便机械化管理,所以全靠人工劳作。山稻属于旱作生态型作物,耐旱耐脊性极强,十分适合在香榧等新开林作物基地套种。
该公司员工王小龙说:“管理主要以除草为主,施点有机肥,从来不施农药。”
香榧林里种下山稻后好处很多,省去很多管理环节。稻子种植过程中可以除草,减少病虫害,香榧管理也是要除草的,一当两便,节省人工。等稻子收割后,稻子的稻秆还可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两年的实验效果看,在香榧地里套种山稻,两者都有利,香榧生长得更快,山稻长势也更好,产量也比没套种的高。
{文章摘自乡村季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