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盛典——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晚会”录制完毕,“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评选结果揭晓。“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俞德超博士入选“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入选“2016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还有:赵忠贤、南仁东、薛其坤等九位中科院院士、科技工作者;“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任务团队、中科院西光所“中科创星”科技产业化团队和“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研制团队入选“年度科技创新团队”。 这个奖项到底有多牛? 该奖项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要奖项之一,众所周知的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是“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而俞德超是2016年度入选者中唯一的创新创业科学家! 评委为啥推选俞德超? 借助资本的力量,立足自主创新,开创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新模式。 评委认为,信达的国际合作、融资案例具有“风向标”意义,它们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力量,还开创了利用全球资本推进研发的新格局。
俞德超,出生于天台县街头镇,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013年当选“国家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海归人才”,是国内唯一发明并成功开发上市两个国家一类新药的中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遗传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UCSF)博士后。 1993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站从事药物化学专业研究,随后在美国从事生物药研发。十余年间,他获得了61个发明专利,其中38个是美国专利,目前已有两个发明专利成功开发上市,成为国家Ι类新药,其中,安柯瑞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病毒治疗肿瘤的创新药;康柏西普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新药。2006年,俞德超回国创业,2011年他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浙江新闻+】 俞德超:天台山里走出的科学家 “探索自己最想做什么,我用了很长时间” 俞德超,这是一个与国际生物制药领域诸多“首创”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但这位科学家常常这样介绍自己:“我出生于农民家庭,是一个从浙江天台山里走出来的放牛娃。” 在天台城里见到来自家乡媒体的记者,这位乡音未改的科学家格外高兴,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不管走到哪里,最让我想念的就是家乡清亮畅阔的山水,亲切淳朴的家人乡亲。” 从一个“山里娃”到专业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常人看来,俞德超走的是一条资优生的典型坦途,但他却说:“我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探索自己最想做什么,我用了很长时间。” 俞德超告诉记者,18岁以前,他是街头镇一个地道的山里孩子,每天除了上学就是砍柴、放牛。1982年高考时,从未出过大山、不知“经济林”为何物的他懵懵懂懂考上了浙江林学院经济林专业,兴高采烈地走进大学后才发现,毕业了将被分配到农场种树。 “小时候天天砍柴,长大了可不想再去种树。”内心深处这个朴素又真实的想法,让“山里娃”的四年大学生活过得格外充实,1986年,俞德超愿望成真,他走进了南京林业大学的校门,成为一名植物生理专业的研究生。 潜心学业,这时俞德超发现“细胞结构”、“分子生物学”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终于有点靠谱了。”长舒一口气的俞德超一头扎进学海,浓厚的兴趣加上不懈的努力,1989年,他跨专业考取了中科院分子遗传学专业的博士生,1993年,“山里娃”跨洋过海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站从事药物化学专业研究。 回忆往事,当年的辗转曲折已成为今日的轻松趣谈。俞德超说,虽然迂回近十年、跨越四个专业才最终走进自己深爱的专业领域,但正是这样的寻寻觅觅,让他领悟到了“始于信、达于行”的道理,这也成为了他在生物制药领域孜孜以求的座右铭。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改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落后局面” 因为执着,俞德超一次又一次在不同专业领域间成功跨越。而当他成绩斐然时,他又以非凡的勇气和胆识,开始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果敢转身。 在加州大学研读博士后时,俞德超在贾滴虫中建立起基因表达系统,这一成果当时在美国学术界引起轰动,他也因此接到了哈佛大学的任教邀请。 在许多同学朋友看来,能在哈佛大学任教这是莫大的荣耀;家人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对只知道读书、搞研究的‘书呆子’来说,还有比哈佛大学更好的地方吗?”而俞德超却更愿意聆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最终他做出了决定:“我更喜欢做自己喜欢、又能帮助别人的事。” 1995年完成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站学业后,他先后在美国多家著名生物制药公司担任研发要职,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制药经验,成为了美国业界知名的肿瘤治疗药物研发专家。 十年打拼,俞德超在美国的事业如火如荼,2006年他却毅然放弃美国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投身国内生物制药的发展大潮。 “改变中国生物制药产业落后局面”是俞德超回国创业的重要动力。他介绍说,目前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整体能力非常落后,我想做的是推动整个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让中国人早日用上物美价廉的高端生物药。 尽管俞德超数十项发明专利吸引了大量投资资金,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对多年潜心科研的他来说,创办企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挑战。 秉持执着和勇气,作为“企业家”的俞德超交出了骄人成绩单:近年来,他相继在上海、苏州成立了生物制药公司,企业分别获得了“江苏省创新团队”等荣誉;俞博士先后被评为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江苏省“双创人才,并当选2013年度“国家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海归人才”、“苏州十佳魅力科技人物”和苏州工业园区“感动园区·十佳新人”。“康柏西普”等写入中国生物制药里程碑的高端生物新药研发上市。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最好的高端生物制药公司已初具规模。 骄人业绩背后,是不曾言说的付出,短短数年间斑白的两鬓,是无声的证明。当记者问及俞德超为振兴中国生物制药产业付出的艰辛时,他却说了这样的话:“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能通过努力帮助到病痛的人,我很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