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本地资讯] 当心!家庭冷暴力对孩子隐性伤害,三合成立反家暴队伍

[复制链接]
查看: 2043|回复: 0
  • TA的每日心情
    高兴
    2017-10-7 15:01
  • 签到天数: 2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7-1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2年的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家暴”进入公众视线,外表和善的医生,在家却对妻子拳脚相加……而现实生活中的家暴案例,可能比影视作品更让人意想不到。
      虽然《反家庭暴力法》已实施一年多,但一些家庭暴力依然“隐秘”且“顽固”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自我保护意识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
      张妙总是天台县三合镇妇联主席,同时也是巾帼志愿者队伍的一员,帮助妇女维权,远离家暴,是她的日常工作之一。
      “受暴者较多向妇联和村居委投诉、求助,个别情况下会寻求单位的支持。”张妙总说,很多人现在还有“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除非真的过不下去了,一般小打小闹也不会特意跑到镇里寻求帮助。
      “有时候就连受害人也不清楚,自己遭受的是不是家暴。”多年的调解维权经历中,有一件事情让张妙总印象深刻。一名妇女经常被老公殴打,来妇联寻求帮助时,还没意识到这是家暴,只是单纯寻求调解夫妻矛盾。
      “她丈夫觉得,老公打老婆天经地义,而且她本人也认可这种观念。”张妙总说,传统观念里,夫妻打架、打孩子等都是别人的家务事,外人管不着,她们的每一次介入可能不被理解,“但这些恰恰都属于家暴范围。”
    形同陌路也是家暴
      家庭暴力,有时候并不都是身体上的伤害。张妙总就曾碰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陈某和妻子吴某都是中学教师。吴某是高三的班主任,作息时间比较晚,女儿寄宿在学校。
      夫妻两人作息时间不匹配,见面就少了,渐渐地,双方感觉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可聊。冰箱门上的便签条成了他们沟通的工具,每天要说的话、要做的事,都写在条上,让对方自己去看。
      有一次,女儿要回家。吴某在便签条上写“女儿周五回来”。陈某下班回家,看到了便签条的内容,在下面回复“知道了”。整个交流就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
      “家庭冷暴力也是家暴的一种,常发生在知识分子的家庭。”张妙总说,夫妻双方态度冷漠,漠不关心对方,形同陌路,往往还会对孩子产生隐性的伤害。
      这种家庭往往自尊心强,好面子,不善于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极少会寻求当地妇联的帮助,大多是自己默默忍受,或直接选择离婚。张妙总说,自己身边的朋友有过这种经历,但工作中几乎很难碰到求助者。

    重在预防和解决“心病”
      2016年3月,三合镇组建了以31个行政村妇联主席为成员的“反家暴代言人”队伍、网格宣传员队伍和男性反家暴志愿者队伍,并在便民中心设立“反家暴宣传点”,积极推进反家暴工作。
      许得魁是三合镇峇崷村的网格宣传员。每天都会到村民家中坐坐,聊聊家常,经常能从交谈中发现一些潜藏的家庭矛盾。“发现问题就去调解,解决不了找村妇联主席帮忙。”在他的工作笔记本上,记录着每一件家庭矛盾的调解过程。
      “我们有男性反家暴志愿者队伍,专门负责调解。他们大多是村两委班子成员,还有一部分是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张妙总说,他们调解效果更好,当事人愿意听,也听得进去。
      今年,三合镇妇联还未接到过一起关于家庭暴力的求助信息。(台州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