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文学] 福州时光

[复制链接]
查看: 7291|回复: 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3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城里一下子就多了很多眼的福建“沙县小吃”,仿佛老家后山上的冬笋,孜孜生长,悄无声息,一留神,才诧异到的它的生机与蓬勃。


对于吃食,我向来是不论的,从小就是家里熟什么吃什么。以前大冷天,偶尔家母烧肉炖大豆,光是那油润的汤汁便下得了两碗白大米,块肉放到最后扫尾,前面的饭也就来得特别富贵气,香。哪像现在的“未来主人翁”,对着满桌的好东西,东张西望,下不了箸。罗大佑唱,“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讲的也许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现在于吃仍不讲究,但有时逛书店,会看到不少有关饮食的书籍,印刷装帧精美,单那彩色图片已是让人垂涎三尺,跃跃欲试。原来,书中除了黄金屋,颜如玉,还有美食坊。早几日看到李欧梵教授的夫人--李玉莹女士写的<有关食物的记忆>,浅显平易,不想食物也有值得记忆的兴趣和故事,“饮食男女”,相比喋喋不休的男女情事,饮食留 给我们的书写空间,实在太奢侈了。沈宏非的专栏<食相报告>结集出了版,买本睡前翻翻还是不错的。央视生活频道这几年推出厨师大赛,做的菜多像艺术品,教人筷维艰,不像家中餐桌上母亲做的亲切可口,有世俗的人烟和情意。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特色小吃,是中式吃文化,姑且不论一年能吃掉几条高速公路,起码我们的吃食有别于西方人的牛奶面包,牛肉沙拉,到底体现着一个地方的风情民俗。前年,单位组织了“厦门福州泉州游”,在福建没吃到当地小吃,想不到在自己的小城里竟吃到了。


是一个冬夜,送一个朋友回家,街上行人稀落,早已饥肠辘辘,直进了一家“沙县小吃”。新开的店铺,门口挂着两排“沙县小吃”字样的彩色小旗,门口的灯箱写着“炖爟王,蒸饺王”,是酽酽的清冷的兴旺。“开张大吉”的红纸还未扯去,在冷嗖的夜风是“悉索”着,店里摆着几张小方木桌,靠右的门口摆着营生的主要家当--炖爟炉。没有其他顾客,老板娘模样的在收拾东西,腰间系着围裙,着一条灰色仔裤,三十出头的样子,头发毛毛的,容易让人想起旧时老家隔壁也有这样的一位大姐。


问明我们要什么,她转身揭开炉盖,升腾起的雾气迅速模糊了她的脸,她努力用手掌煽开雾气,端上了两盅鸭子炖汤,把手团在围裙上擦了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4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揭开炉盖的当儿,我已闻到了浓郁的草药味,及至用调羹舀到嘴里,鲜美清口。朋友嚼着一根细人参,笑着:“嗯,大补,晚上是睡不着了。”“萝卜根吧。”我问老板娘,她含笑不语。我一向不懂食物调理,但想这“排骨炖汤、猪心炖汤、鸭子炖汤、鸽子炖汤。。。”大概也就是用一些中草药加几根便宜的种植参炖熬,再多放些调味料而已。


店的里角摆着酒、饮料柜,柜上一只十四寸的黑白白电视,老板正把频道调到央视六套,在播达斯汀.霍夫曼的一部旧片,霍夫曼优雅地倚在桌子上,啜着一杯酒。电视的一边几刀纸巾,速食筷零乱地散满柜面,是出门讨生活的艰苦和随便,当然,夜里守店守到这么晚,也可以想得到他们是怎样的栉风沐雨,胼手胝足,但求的是赚到钱回家过年的欢喜和欣慰。


我问老板娘生意可好,她摇头说,开的店太多了,位置又不理想,靠边的小城车站(我们的老西站)移了,因为新城规划。新城那边有的是大型机器推开的良田和大好前景,都二十一世纪了,挣钱好象不须力气似的。我又说起了福建,她们家乡,她说有太多人都到外面开“沙县小吃”了,不管是不是沙县人,是不是福建人,只要讲普通话就好。而最让她气愤的事,是有些人粗制烂造,正在砸“沙县小吃“的牌子。


报上说,福建媲邻台湾,最的近台海局势紧张,但福建还是有条不紊地生产,发展,厦门更是一泒欣欣向荣。去年,我和同事搭着游轮经过好几道海防线驶近大担岛,立在船头,海风掠起头发,我们齐声高喊着和三百米远的台湾士兵打召呼,不知现在的游客还能不能。阿扁在那边已是人心尽失,家国,对于炎黄子孙,到底是要团圆才好的。


去年带我们团队的那个导游讲,因为近海军事防卫,福建的发展相比其他沿海城市滞缓了不知多少年,现在福建农村的百姓的生活和江浙还是有不少距离。我们回程是乘火车,就我们沿途所见的,所言也是,百姓所居住的楼房和杭州绍兴比是差一大截的。


温总理在海外曾引用余光中的诗讲,那一弯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殤,最深的乡愁,也真可谓是思之深,痛之切,无可之奈何。


吴晨骏去年写专栏<福州时光>,讲都市,乡村,个人,朋友,传统,嬗变,还是有着上世纪末的叹息与感伤。新世纪都过去好几年了,去年在福州,我坐在旅游大巴,看着窗外盛开的紫荆花,听闽籍导游用地道的闽南话唱歌,仍是软搭搭的<爱拼才会赢>。


昨日听同事讲,他在石狮化了二十五块钱买的那只“劳力士”表还能精准计时,都一年多了,乍一惊觉,光阴,过得是如此的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4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打完了,累。


唉,现在也很少去吃“沙县小吃”了,越来越多的店,越来越难吃的东西,吃着吃着就腻歪了。


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4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write such topic yesterday , so you are hungry :) 小吃店去过一次,吃什么忘了,只记得好补呀 排骨炖汤、猪心炖汤、鸭子炖汤、鸽子炖汤。。。正是。 对小吃没什么研究,倒是喜欢李安的那部金马电影《饮食男女》 影片开头老爷子在厨房眼花缭乱的做菜,那刀工,那手法, 就足够把你馋死,之后那一次比一次豪华的家庭宴会, 各种菜肴花样百出,看得你直流口水。 这是白了, 更多看到的是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珍贵! 多年前的一个网友是新浪BBS品味闽风的斑斑 因此也多了份对岭南文化的关注,记忆中的东西除了海浪,沙滩 多了其他 梦中有几次听到鼓浪屿拍打的钢琴声! 要是我去了,照着人海的做法齐声高喊着和三百米远的台湾士兵打召呼, 转诉林海音老人哭泣的声音:“我的城墙呢?”
向老扁高唱老罗的《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那血一样的海棠红
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4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真正缺少只是运动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4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那个啥,对了,饮食!尊敬的人山人海“老”前辈,您说您是不是还欠我一顿,不还的话小心我带着水管撬了你老家的锅灶,别到时候连铁片都找不着。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4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年去福建旅游的时候,也曾四处打听小吃的去处。但是来去匆匆,最后还是只能提着鼓浪屿的老婆饼回家了。。。。。


对了,纳兰MM,你叫人家还债时,介不介意多带一个跟班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4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的都是亲戚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4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笑MM,哪能只带一个啊,多了才能人山人海哪,要去就一窝蜂去,吃垮他,然后再陪他拾破烂还钱,嘿嘿,又仗义又环保,一举两得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哇好哇,同去同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4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TO KITE:这篇原是去年写的,贴单位内网的,原想用磁盘拷再贴的,可是有些困阻,才一个个重新输入。那个冷,那个饿啊。


重新输入的时候,发现用“去年”的地方其实应该用“前年”了,前头好象改了,后来为早点完成,就没改了,也来及细看,所以有些字也拼错了。


鼓浪屿,单是这三个字,已是让人心嘣嘣直跳。


蓝的如水的天,碧海,银沙滩,那叮叮咚咚的钢琴,那长长根须讲尽风霜的榕树,红顶白墙的万国建筑,梦中的家园。


一直喜欢海音女士的《城南旧事》,喜欢余先生的《乡愁》,喜欢大佑的《海上花》和这首《乡愁四韵》。


TO小妹头和那微着的笑:


你们吃完东西还有打包的习惯么?


小丫头你还记得我们一起拾过的荒么,那时,你还挂着鼻涕,跟在俺PG后面,仰头望一眼,吸一吸你的鼻涕,流到嘴边的就一“呼呲”吃了去。吼吼。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MM真菩萨, 还陪他拾破烂还钱


我报名紧随微笑MM后,


反正苹果价钱也卖的没以前高,不怕 ,吃不穷那山那海


跟上: 人山人海们!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5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KITE!(MM略掉,看起来亲切点)



没办法,从小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守着个厨房也能饿死,连做梦都梦见自己没人要,成了烂了的老豆芽菜。


TO:那山那海


何止打包,当年可是你亲口承诺要管我一辈子饭的,今个只要一顿,你可别翻脸不认帐。


还有,你别把小时候那些芝麻大的糗事当西瓜卖弄,看了羞。


不多说了,食善家们,GO!!!!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4-3-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兰的WORK是云游四海的那一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原来是丐帮女弟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灌水?同灌同灌


吃饭?同吃同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8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山人海纯属捣乱,黑衣天使紧接着攻击,转化为‘纳兰的意思纳兰说的’



叫我受尽丐帮窝囊气还得受你们刺激,不露声色就把俺给打趴下!


人才济济!!!!汗~~~~~~~


还是暖妹子好,和偶同灌同吃,内心极度安慰








鼓励人山人海多发原创之作,嘿嘿,早日看到你的文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兰,把我也灌在人山人海里面哦。我也想敲那山那海一顿啦。昨天他要我帮忙他做事哦。


在广东的时候,经常会和几个同事一起去吃沙县。其中有一个靓仔,经常和他两个,面对面坐着,叫一笼蒸饺,两碗水饺,吃到饱到说不出话。


回到天台,到处找,终于见到一个店,带了一些朋友去吃,然后一段时间内,就天天有人向我报告:我今天又在哪里发现一家沙县,我今天又去吃沙县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8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觉得那里的小吃的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口味还可以啊,我只吃过一次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4-3-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发现天台这种小吃很多家的。


我介意大家去一个地方吃拉面,那里的味道真的很不错哦。天台现西站边上的兰州拉面,真得很不错,我不骗人的。而且价格也便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