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忧伤是知识
最能体会忧伤的人们
也最能为命运的真相深深悲哀
知识之树决非生命之树
这是在一本关于存在主义的书中,介绍尼采时所用的诗。我是先看了关于尼采的评论再去看他本人的著作的,可惜,他的书不想传记那么好懂。而,唯一的关于这书的印象就是这诗了。我记得莱辛有句话:一本大书,就是一桩大罪。我们在太年幼的时候,接触书,特别是感伤,悲愤等一些低调的书,往往会给自己的一生打下了悲观的影子。张爱玲也有句话:短的是人生,长的是苦难。实际上,懂得越多的人,越容易有一种骨子子里凉出来的,来自生命本生的悲剧感。应该说,了解人类自身的路是漫长的,而真相是让人悲哀的。作为一种智慧生命,又本能地去获得知识,这让人类探索的路显得悲壮。
而对于个人,只在于感受。其实,大家清楚,往事,是共同的,而记忆是个人的。对同一件事,我们各自记住自己想记的那一部分。从这里,我们再也不能同步回来了。
当然,在真的美,真的爱,真的善前面,我们也是更多的无言,孤独的一种感动,从来没人真的能感受你的感受,爱你的人也是一样。
人类前行的路是孤独,所谓爱人,是理解你的孤独,但从不知道,你心中的圣殿是什么样子。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