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高兴 2017-10-7 15:01 |
---|
签到天数: 2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警方提醒:求职心切的大学毕业生谨防上当受骗
“外企”、“高薪”……每年6月的大学毕业季,很多大学毕业生往往被这些令人心动的词所吸引,稍有不慎就会踏入不法分子精心设计好的就业圈套里。日前,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孩刘某就被不法分子盯上了,幸好在家人的提醒下,只被骗走了两千多元钱。
小刘是省内某高校的一名学生,今年面临毕业。为了在毕业后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五月份时她在网上注册简历求职。6月初,她就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一家大型外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设在浙江的办事处目前急需招聘一名专员,对方随后还将公司网址发给她。
小刘在网上一查,确实有这么一家规模很大的企业。被“外企”这一平台诱惑的她高兴地接受了对方的电话面试。在所谓的面试中,对方问了很多专业的问题,彻底将小刘心中的疑虑打消。“顺利”通过电话面试后,对方要求小刘汇去800元的档案管理费,声称只有交费后公司才会将她作为员工后备人才录取。
小刘按照要求汇了钱后不久,对方又打来电话,让她去广州总部进行面试。因为广州那边宾馆紧张,需先汇1500元钱帮她预订宾馆,还详细说明住宿费和路费可以凭发票报销。接到这个电话后,小刘对自己即将踏入外企工作充满信心。
在准备前往广州时,小刘哥哥的提醒又让她心里犯了嘀咕。哥哥告诉她,按照常理来说,招聘一个办事处的专职人员,那是驻地负责人说了算,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还非得需要去总部面试,最好先打电话到该企业总部询问一下是否在浙江真有办事处。电话接通后,小刘这才发现自己是遇到了骗子。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开出“高薪”、“外企”等这样诱人的条件来欺骗大学毕业生的案例不少见。也有一些黑中介开出每月四五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工资,先把求职者骗过去,由中介公司的员工扮演招聘人员,安排面试,最后通常以不符合条件为由打发受骗者。
民警提醒: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应尽量从学校、老师、正规的人才市场获取招聘信息,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一些不知名的中介公司,切忌被“高薪”吸引放松了警惕。找工作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要保持好心态,在获取就业信息后,设法查明信息的真伪,不要“病急乱投医”,否则极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日龙 周虎)
该贴已经同步到 网站编辑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