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白鹤速度”保佛学院推进

[复制链接]
查看: 1559|回复: 0
  • TA的每日心情
    高兴
    2017-10-7 15:01
  • 签到天数: 2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11-1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心换心把拆迁户当成亲人 “白鹤速度”保佛学院项目推进
    17929197_471914.jpg

      “浙江佛学院天台宗佛学院建设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也是我县‘四大会战’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佛教天台宗的地位,扩大台州文化的影响力,也将成为我县一张闪亮的金名片。绝不能让征迁拖了项目推进的后腿!”10月18日,作为项目总指挥,县委副书记潘军明再次亲临一线走访调研、指挥作战,强调必须全力破解项目征迁难题,全面确保天台宗佛学院建设项目无障碍施工。

      早在今年3月中旬,为全面推进佛学院征迁工作,作为项目建设主战场的白鹤镇,迅速成立征迁指挥部,镇主要领导挂帅,下设3个攻坚组,每个攻坚组配备精兵强将,确保攻坚力量专业懂行善做群众工作。同时,倾全镇之力,开展地毯式走访调研和政策宣传,全面摸清征迁户底数,全面告知征迁政策,为快速有效完成协议签订打下坚实基础。

    17929198_996854.jpg

    17929200_342773.jpg

    17929199_605291.jpg

      从田间到地头,从办公室到群众家中,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反复为征迁户讲政策、话利弊、做工作。
    17929201_975694.jpg
      对被征迁户的土地、房屋面积等情况张榜公布。
    17929202_711566.jpg

      花费三个多小时,用纸笔与耳聋征迁户沟通。
    17929203_206772.jpg

      以心换心,一个个征迁户陆续签订协议。

      在短短14天内,白鹤镇就完成了发布公告、全部签订征迁协议、拆迁户陆续腾屋交钥匙等系列程序,以“白鹤速度”打造出项目征迁难题破解的“新样本”。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整个征迁工作过程中,实现群众“零投诉”。白鹤镇党委书记余昌斌说:“基层工作,征地拆迁第一难。14天完成全部22户征迁协议签订,‘白鹤速度’再次刷新,对于白鹤来说,应该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那么,这个奇迹是如何实现的呢?

      十四昼夜,“铁心”攻坚势不减

      墙上的时钟已经过“10”,送走满脸笑容的王柏松,早已累得口干手麻的柴益军终于稍稍松了口气。

      王柏松是分在柴益军这组的一个征迁户,50多岁,无儿无女,耳聋脚跛,语言沟通比较费力。因为这样,几经走访都没有做通他的工作,他也因此成为组里工作推进的“难题”。

      “这几个方案里,结合你的情况,我觉得最适合你的就是选择就地安置,能使利益最大化,同时也能解决你以后的养老依靠问题……”为了让王柏松能明白踏实地签协议,柴益军将他约到了镇政府的小会议室里。灯光下,柴益军铺开纸,握起笔,从政策解释、为王柏松量身定制的方案介绍到每一个方案的利弊、在不突破政策底线前提下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一边书写一边耐心细致地分析给王柏松听。一遍、两遍、三遍……3个多小时,写满6张A4纸,王柏松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解决了王柏松的问题,喝口水稍作休息,柴益军又开始考虑另一个征迁户的问题。尽管已经很累,但领导限定的协议签订时间迫在眉睫,必须全力以赴。

      柴益军的状态只是白鹤镇征迁指挥部全体工作人员的一个特写。不算前期的大量工作,仅仅是那14天里,从山上到山下,从白天到黑夜,从田间到地头,从周末到节假日,从办公室到群众家中,征迁组先后走访对象户230余次,累计时长140多个小时。

      “工作组的同志都非常辛苦,但是工作作风踏实,不浮漂,纪律方面更是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征迁指挥部总指挥许式将对记者说,潘书记对征迁工作高度重视,指挥部领导也几乎是一天一调研,一天一总结。“每天晚上8点左右还要召开碰头会,指挥部里在凌晨时分仍然是灯火通明。”

      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赢得了群众对佛学院征迁工作的支持和称赞。正如该镇镇长徐威所说:“正是这种勇于破难的热血战斗激情,创造了一次次‘白鹤速度’,这也证明了我们白鹤干部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好队伍。”

      一把尺子量始终,“公心”晒在阳光下

      “评估测量公司是我们22户征迁户人手一张选票选出来的。”最先签订征迁协议的王财钗对记者说,“这种做法最公平,让我们征迁户的意愿得到了表达,我们每个人都服气。”

      让征迁户自己决定评估公司,不仅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和怕吃亏的心理,也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这是白鹤镇坚持征迁工作“阳光操作”的一个缩影。

      自征迁工作开始,白鹤镇就确定了“规范拆迁、和谐拆迁、阳光拆迁、效率拆迁”的原则,严格实行“一张榜”“两监督”“三公开”制度,将各项方案、政策等资料集结成册,及时公开征迁批复文件、征迁补偿标准和征地范围,对被征迁户的土地、房屋面积等情况张榜公布,让每个征迁户都对政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方案推进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做到拆前拆后一个样、拆贫拆富一个样,真正用公平、公正、公开滋润着所有征迁户的心。

      王哲明是22户征迁户中最后签订征迁协议的。一开始,他对征迁工作人员不信任,抵触情绪很大。指挥部成员许益平多次上门与王哲明沟通,有时一天就去好几次,推心置腹,从聊家常到宣导征迁政策,换位思考提出多种补偿方案,帮王哲明算清每一分“明白账”,并最终在不突破政策底线的前提下,在王哲明选择就地安置后,将他的合法建筑进行整合,达到利益最大化。签订协议后的王哲明,现在还将许益平当成了一个贴心的朋友。

      “红线不能破,原则必须坚持,这是大前提。在此前提下,要将民生政策用足,帮群众依法获得应有的利益。”许益平说,拆迁工作,是民生大事,所有工作人员心中都有一把公正公平的尺子,“我们不仅要用这把‘尺子’维护普通征迁户的权益,还要用这把尺子挡住那些想要破坏规则的人。”

      这一切,被征迁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采访中,他们屡次给白鹤政府和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他们对政策“很满意”,对未来“很期盼”,这是群众心中之尺,代表的是民心所向。

      像待家人一样,“暖心”换得民心

      “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家人,以心换心,征迁工作不止于征迁工作,更要将服务做到细微处,这就是我们做征迁工作的最大‘法宝’。”采访中,聊起征迁工作经验时,许益平动情地说。

      许益平有一本特殊的账本,上面详细记录着22户征迁户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困难户的情况。谁谁家境困难,需要申请低保;谁谁身体不好,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他都一清二楚,并一一列出帮扶办法。

      “工作做到这个份上了,要再不签,连我自己都觉得说不过去了。”征迁户沈季林说,许益平做工作,他是真的又佩服又感动。原来,在了解到沈季林在拆迁后希望能在白鹤镇区购房的愿望,许益平不但通过自己的私人关系网帮助他寻找到实惠又合适的房源,更在腾屋的时候,帮助他借来空房屋用于存放家当物品,并一起为沈季林搬家。

      在了解到80多岁的洪白妹病危卧床,且家庭困难的情况后,许益平主动联系民政部门,尽可能地给予老人一定帮扶。不仅如此,虽然老人卧床行动不便,但工作人员仍然将政策解读等送到她的床前,做到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征迁户都明明白白。

      在开展征迁工作中,白鹤镇要求干部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导人、以爱助人、以法律人”的征迁工作法,入户宣讲始终做到“心要诚、耳要顺、嘴要亲、腿要勤”,在向征迁户宣传政策,为其理好财、算好账的同时,详细倾听了解他们的点滴诉求,把征迁户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

      大到解决子女就学问题、申请低保、帮助落实失土保险,小到帮助搬家、联系房源,白鹤镇佛学院项目征迁一线工作人员忙前忙后。现有政策是红线,触碰不得,这是他们的共识。但他们充分利用民生政策,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征迁户解决实际问题,以心换心。正如许益平所说,“政策是刚性的,不能突破,但我们给群众用心服务好,是坚持法治思维下的有办法推进。”

      一个个征迁户与工作人员,从最初入户时的心理对峙,到最后签下协议时的握手言欢,干群间的一次次真情互动,升腾着暖意浓浓的和谐征迁情。(戴月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