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寒山隐逸小镇 西部养生圣地”呼之欲出

[复制链接]
查看: 1706|回复: 0
  • TA的每日心情
    高兴
    2017-10-7 15:01
  • 签到天数: 2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6-11-2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践行五大理念 开展四大行动 把握四个突出

    “寒山隐逸小镇 西部养生圣地”呼之欲出
    17937155_742817 (1).jpg
    五年回望:寒山印象云水碧和合之风惠龙溪

     1生产总值破亿

      “十二五”期间,全乡生产总值从2011年7742万元发展到2015年11237万元,财政收入从2011年351.5万元增加到2015年540.9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2011年5840元增加到2015年8865元。

      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省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乡镇、省体育强乡、省第三周期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市应急管理示范乡镇、市文明乡、市卫生乡、市药品安全示范乡镇、市无传销乡镇、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市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经济实力大增

      农业产业特色日益凸显。大力发展荷花、杨梅、蜜梨、黄茶、香榧、笋竹、香鱼、蟹等特色种养殖业、生态循环农业。成立九龙笋竹等合作社22家、家庭农场3家,寒岩杨梅认证为绿色基地。“三亲”牌香鱼连续五年获省农博会农产品金奖,并成功入选“中国浙菜—乡土菜谱”,成为龙溪乡“金名片”。

      乡村旅游基础逐步完善。寒岩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成寒山茅舍、岩前高端民宿(一期)等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连续举办四届“七彩荷塘·印象寒山”主题节庆活动及杨梅节、竹海挖笋节、竹海摄影节等村节庆活动。多部电视剧在龙溪拍摄。

      招商扶贫工作成效显现。乡村特色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5年来引资5000余万元,引进铁甲龙生态公司、天台县寒岩旅游开发公司等,消除低收入农户600余户1200余人。

      3人居环境尽善

      龙溪以“清洁家园”、“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为抓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乡推进“庭院革命花样村庄建设”,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改一拆”拆出“发展空间”。共拆除违章建筑10.67万平方米,复垦17.7亩,成功创建市基本无违建乡镇。坚持拆、建、管并举,高标准建成了丰岭生态养殖小区,受到了省市领导高度肯定。

      “五水共治”治出“源头清水”。完成全乡61条垃圾河整治工作,实现了“源头清水出龙溪”的目标。完成柱峰、岩塔下等村的中央小农水自来水改造工程。加固山塘水库7座,完成里石门灌区二道坝、东山岭开山拓溪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创建柱峰、大样2个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

      美丽乡村绘出“新蓝图”。稳步推进黄水等3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岭下等3村的农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天柱通仙居子敏道路开工建设。切实保护生态资源,积极做好平原绿化工作。大样村获市级“森林村庄”称号。

      4社会事业跃升

      计教文卫事业均衡发展。加强计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服务促管理,不断提高计生工作水平。重视教育事业,初升高考试成绩屡创新高,实施了龙溪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开工建设乡中心幼儿园。完成黄水和寒岩两村文化礼堂建设,岭下、大样文化礼堂开工。

      社会保障全面覆盖。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体系不断健全。成立了龙溪乡慈善分会,新建村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7家。成人教育完成“双证制”、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和“扫盲”等任务。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通过省标准化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验收。扎实开展省语言文字规范化乡镇创建工作。成立乡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加强殡葬管理。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扎实开展平安乡镇创建。全面实施“四头工作法”,构建“三全”机制,推进乡村平安建设。成立消防队3支。开展安全生产、消防等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六五”普法、依法行政、社区矫正、禁毒和反邪教等工作有效开展。

      5党建不断加强

      强化理论学习促提升。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主题教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强化组织建设保发展。深入抓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开展村主职干部领办党建项目、“五好”服务型乡镇创建。建立健全党员“进出口”机制。“争做和合搭档、争创和谐班子”、“和村八法”、“和合共同体”等特色做法,得到了上级和主流媒体好评。

      强化作风建设树新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农村基层作风巡查、村级财务清理及“阳光村务”等活动。以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六驻工作法、党群干群“和合”指数考评等活动为载体,强化干部量化考核管理。挖掘了优秀乡镇干部徐昌兵、陈威奎等一批先进典型,挖掘好家风好家训,提升乡风文明。

      强化民主协商聚合力。成立统战人士“同心之家”和“议事会”,提升基层民主协商水平。

      今后五年全乡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小县大城”的发展战略和“西部统筹”的规划布局,坚持以“和合文化”为核心,围绕“寒山神隐、和美龙溪”主题,深入实施“生态立乡、产业优乡、旅游兴乡、文化名乡”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把龙溪建设成为“隐逸小镇、养生圣地”,促进龙溪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未来展望:隐逸小镇今古烁养生圣地身心怡

    17937156_964705.jpg

    1践行五大理念

      龙溪有着“四地三美”(寒山文化寻根地、叶氏根脉研究地、龙图腾信仰地、休闲养生圣地和生态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优势,结合龙溪的实际发展现状,依托五个基础,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全力打造“隐逸小镇、养生圣地”。

      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基础。把握“一业融五化”机遇,大力实施“旅游+”、“文化+”、“互联网+”。坚持以文化为引领,推动观光采摘游、农事体验游,徒步露营游、运动赛事游,民宿游。未来五年,实现精品农业出效益、美丽乡村建设有提升、乡村旅游大发展,全力打造森林小镇、特色小镇及养生休闲小镇。

      依托独有的文化资源基础。支持研究挖掘寒山思想、“和合”文化,推动寒山寺、寒山书画院、寒山讲堂、龙溪书院及华夏书院等落地建设,打造天台西部知名佛宗圣地及世界级的禅修中心。建设寒山文化创意产业园。

      依托良好的农业产业基础。依靠“山、水、林、田、荷”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精致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努力提升香鱼、蟹、荷花、笋竹、香榧、黄茶、蜜梨等特产的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逐渐提高经济效益。未来五年,着力建设丰岭农庄、高山蔬菜基地,完善提升农业特色基地。

      依托深厚的社会资源基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深化公共卫生服务,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实施精准扶贫,开展经济薄弱村转化。

      依托坚强的党领导基础。坚持支部创新建设,发挥核心作用,围绕“素质提升”、“两学一做”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围绕“整乡推进”夯实基层基础,围绕“五好乡镇”建设打造有为干部队伍,围绕“三严三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开展四大行动

      实施“文旅深度融合”行动,推动旅游发展全域化。建设寒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举办寒山文化研讨会和论坛。创建4A景区,成立旅游发展公司,完善游客中心功能,创建“高端民宿”品牌,打造休闲小镇、“徒步圣地、骑行圣地、瑜伽圣地”。

      实施“精品特色农业提质”行动,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盘活闲置土地,打造循环生态农业,继续探索荷花基地荷蟹混养模式,建设岐石山观光园,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增收致富。

      实施“小城镇综合整治”行动,打造宜居美丽新环境。继续深化“美丽乡村”“五水共治”、“清洁家园”“庭院革命花样村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沿溪路“美丽公路”等道路建设,争创全国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乡镇。

      实施“惠民共享”行动,加快建设幸福龙溪。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完成龙溪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天柱卫生室装修并投入使用,加快星光老年之家和照料中心建设,建立“老党员之家”,坚持信访接待日和重点信访案件包案制度。创建“省级普法广场”推进大平安建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3把握四个突出

      更加突出“生态”这个关键。始终深入实践“两山”理论,以寒岩景区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依托生态、文化、旅游三大品牌资源,加快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大力发展旅游,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之路。

      更加突出“文化”这个灵魂。构建“隐逸小镇、养生圣地”,实现跨越发展,文化是灵魂。做好“寒山子”这一圣人的文章,加强“和合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和利用,唤醒百姓和游客共鸣。加强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全面提升“和合文化”的影响力、精神感召力和产业竞争力。

      更加突出“和谐”这个基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继续做好“美丽乡村”、“农房改造”、“五水共治”、“庭院改造”、“一村一品”等重点工作,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更加突出“集镇”这个重点。加快集镇建设,形成集聚效益。在条件成熟、农民自愿、有利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开展农村新居民点建设。

      4提高党建水平

      围绕“素质提升”,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做好乡村两级干部培训工作,健全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大力营造“说了定、定了干、干必行、行必优”的良好氛围。

      实施“整乡推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过硬、全面进步。积极探索支部分类管理建设机制,落实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严格党员“进出口”,推行党员管理积分制及党员微服务活动。

      建设“五好乡镇”,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干部学习论坛,发挥“老乡镇”传帮带,推行“六驻工作法”,建好全员联系机制,实行组团驻村,建好全员走亲机制、夜访夜谈等制度,建好全员服务干事机制,落实“六个有”要求,努力营造“家”的感觉。

      抓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组织公信力。健全基层党员干部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农村落后党员提醒诫勉等制度,实现动态考核管理,严守“九个严禁九个一律”。

      强化党的领导建设,协调各方开展工作。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发挥统战“同心之家”作用,实施“三环五步”工作法,召开民主议事大会。

      (刘程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