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诗词] [分享]《西单牌楼风景》--孙席珍

[复制链接]
查看: 1206|回复: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3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单牌楼的灯光的海里
游泳着无数条儒艮,
印度绸的(思+页,字),华尔纱的尾,
在诱惑的浪里一翻一掀。

炉焙月饼--伽蓝,
纸烟--浮雕,
从近代女性胸部跳出来的甘棠,
一半儿甜一半儿苦。

眼睛的机关枪,眼睛的手榴弹,
忽然一对大眼睛直奔而来----
随着爪的扬起,
有两个字跌入蜗牛壳:“东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5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帮助大家对孙诗歌的理解,我先转一个有关作者的简介,

孙席珍(1906~1984),原名彭,学名志新,笔名丁非、丁飞、明琪、司马珺、邹宏道等,绍兴平水人。6岁时因遭火灾,全家迁往上海。小学毕业后随二姐赴芜湖,入萃文中学。民国11年(1922),进北京大学,并由孙伏园介绍担任《晨报》副刊校对,与赵景深、焦菊隐、于毅夫、蹇先艾等组织“绿波社”,编辑《京报·文学周刊》。从16岁起,先后发表《稚儿的春天》、《黄花》等新自由诗数百首,被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称赞为“诗孩”。积极参加文学社团活动,创作散文、小说,在《东方杂志》等全国性刊物发表。小说《槐花》,引起读者较大反响,被人称为“京华才子”。 民国14年(1925),“五卅”运动发生,投入反帝运动,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三·一八”惨案后,南下广州,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北伐,在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林伯渠部下,任连、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助理。武汉、南昌相继克复,调任总政治部秘书,在郭沫若领导下负责主编南昌版《革命军日报》。16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郭沫若被通缉,孙调任第三军政治部科长,旋被驱逐出境,回到武汉。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一度流亡日本。19年春回国,到河南洛阳师范任教。夏,转往北京,在北京师大、中国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讲师。积极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与潘谟华、台静农、曹靖华、李霁野等发起组织北方“左联”,并被推举为常委兼书记。编辑过综合性刊物《文史》、《盍旦》等。23年,被国民党逮捕。次年出狱,任中国大学兼东北大学教授,再次赴日本,代表北方左联与东京左联“质文社”联系。“一二·九”运动后,北方局批准孙席珍、齐燕铭和张致祥等为北平特别党员小组成员。25年,和曹靖华、李何林等发起另组北平作家协会,并被选为常委兼书记。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福建、江西、贵州等省市,从事文化救亡运动。以在江西时间最长,曾任政治讲习院和艺风美专教授。抗战胜利后,受联合国经济总署之聘,任专门委员,负责外文编译工作,后在河南大学等校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参加各地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作家协会,并担任部分领导职务。1980年,被聘任中国鲁迅研究学会顾问、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写作学会会长等。 主要著述有创作集《花环》等10种,专著《近代文艺思潮》等14种,论文集《外国文学论集》等7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