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新闻
商业信息
旅游
网友爆料
畅所欲言
爱心
摄影
戏曲
体育
诗词文学
情感世界
二手房源
家在天台
美容健康
二手市场
网友相约
亲子
电脑
招聘求职
休闲灌水
投资理财
打工生活
户外运动
帮忙
站务
精彩图文

[诗词] [原创] 感 秋

[复制链接]
查看: 3960|回复: 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14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高溽暑衰,碧嶂清烟冷;   

雁唳细云端,蝉嘶疏木梗;   

庭梧叶舞阶,芒絮花侵岭;   

萧瑟客中人,无眠知夕永。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1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老律诗用仄韵,耳目一新之感。第三句“雁唳细云端”犯了孤平?疏忽:)

天高溽暑衰,碧嶂清烟冷;   

雁唳细云端,蝉嘶疏木梗;   

庭梧叶舞阶,芒絮花侵岭; -------前三联都是写景,颈联如果腾出来写下心境或更妙些?

萧瑟客中人,无眠知夕永。--------从景处看徐老似客居山中?最后一句若分开挺好,诗者彻夜未眠乃知“永夜”。但是联系前三联 并非夜中所见。略见矛盾?
拙见!请教徐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1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一句一景,六句诗过,景色也上下远近交互了五次,最后两句才引出思乡的人,高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9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迟覆了!
这台计算机是孩子在用,加上近来宽带常生故障!
敬覆如下:
一、关于律诗用仄韵,启功在【诗文声律论稿】一书中说:「仄声律诗显然和一般律诗不同,在各种按体裁分类的选本上也不列为律诗,所以仍应算是古诗。」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中,对仄韵诗虽然有所着墨,举出刘长卿、刘禹锡、孟浩然及韩偓的仄韵律诗为例,但还认为「仄韵律绝往往也可认为『入律的古风』」。既然两大诗家这样说,姑以古诗视之,则无「孤平」之论了!
不才取上声廿三梗押韵,试凸显秋之肃杀之气。
二、「前三联都是写景,颈联如果腾出来写下心境或更妙些?」。
您不愧曾是正统师承的门生。律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可收情景交融之效。但是范晞文「对床夜话」论「情与景」中将杜甫五律诗列表,分为八类:
1、上联景下联情  2、上联悄下联景
3、景中情        4、情中景
5、情景不分      5、一句情,一句景
7、前六句皆景,后两句情
8、前六句皆情,后两句景
不才拙作采第七类。杜甫的诗:
淅淅风生砌,团圆月隐墙。
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巴城添泪眼,今夕复清光。
整首诗「前六句皆景,后两句情」
不才就客地感秋,咏叹永夜难眠!是写「秋景」。
感谢秀目高见!
也谢谢笑问书惠评,甚感汗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19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老是否为东横人

文风相当古味,不像现在某些人拼凑起来的现代大杂烩

很纯、很朴

这首诗的整体风格冷峻里流着清寒,枯寂中饱含沧桑。

让人一看便为大家之作。

晚辈拙言,见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23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时地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月瘦风清刀寒」对拙作的青睐并赐佳评。

在下祖藉大西乡,出生于城关县前巷,房子因拓街被拆了!

东横有我同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28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地悲秋,乡思权权,徐老此律堪称佳作!偶当好好学习。
   秀目mm妄评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29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你个YR JJ   那么久都不来   我能放着徐老大作不顶一下嘛   现在又说我妄评了  冤呢
我也没说不好  只是个人一点意见:)  料徐老也不为怪
有位师傅说 "不能把时间和景物搞混了"
我还是不明白 晚上时候怎么写白天的景物 ?   [em0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2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嗨!我没得上“诗路”才冤呢!别人不知道你还说我吗?
  另:偶说妄评哪指这个呀?是指“孤平”一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2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亦波在2003-11-27 21:40:09的发言:
谢谢「月瘦风清刀寒」对拙作的青睐并赐佳评。

在下祖藉大西乡,出生于城关县前巷,房子因拓街被拆了!

东横有我同学。


谢徐老抬爱

我外婆在磐安
我妈是原里石门水库移民
所以呢我妈那边的亲戚基本上在大西乡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29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亦先生的全诗确是写出了秋天的萧条和客居他乡的愁绪。
但第一句:天高溽暑衰,却和全诗意境不协调。溽暑,是湿热的夏天。这一句的意思当是: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那是一种人们期盼的气象,接下去当是宜人的秋意。可下面尽说秋天的萧瑟和凄凉,是深秋冬初的景象。有点不是很自然呀。
我说的是自己的感受,先生不要见怪。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1-29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斗胆改了先生的诗,班门弄斧了。


炎炎暑才衰,萧萧秋已冷。   

雁唳细云端,蝉嘶疏木梗;   

庭梧叶舞阶,芒絮花侵岭;   

郁郁客中人,无眠知夕永。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3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高手:

  大家不会不知道李白成诗呤予老媪听的典故吧。

  古体诗绝不是词澡的堆砌,晦涩让人难懂。试看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只语皆常用,片言必深刻,成诗总合律,押字都入韵,上口朗朗,入耳铿锵。。。。。。
  
  如果翻开词典,刻意选取似有“古意”的词语,横加堆砌,粗糙拼接,无病呻吟,简单相加,为赋

新强说愁,那是曲解我国文化遗产,也是误入学写古体诗词的歧途。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亦波在2003-12-3 19:53:15的发言:
非常感谢山无陵恳摰之评,
「天高溽暑衰,碧嶂清烟冷。」原本是要表达对夏末秋初的感觉,
是静态的描写。但经您一番析述,也不无道理。
承改「炎炎暑才衰,萧萧秋已冷。」两句,
其中的「才」和「已」下得最好,可纠正原诗承转的缺失。
值得学习!


就这句改与不改孰好,我以为不改为好。

“才”与“衰”合在一起读起来多么拗口,“秋已冷”太直白,毫无诗意。

大家以为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3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这般,VERY GOOD!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3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山无陵恳摰之评,
「天高溽暑衰,碧嶂清烟冷。」原本是要表达对夏末秋初的感觉,
是静态的描写。但经您一番析述,也不无道理。
承改「炎炎暑才衰,萧萧秋已冷。」两句,
其中的「才」和「已」下得最好,可纠正原诗承转的缺失。
值得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4 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海在2003-12-3 22:07:40的发言:
各位高手:

  大家不会不知道李白成诗呤予老媪听的典故吧。

  古体诗绝不是词澡的堆砌,晦涩让人难懂。试看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只语皆常用,片言必深刻,成诗总合律,押字都入韵,上口朗朗,入耳铿锵。。。。。。
  
  如果翻开词典,刻意选取似有“古意”的词语,横加堆砌,粗糙拼接,无病呻吟,简单相加,为赋

新强说愁,那是曲解我国文化遗产,也是误入学写古体诗词的歧途。
一语惊醒梦中人!
海大叔的见解总是那么独特,入木三分,令晚生好生佩服
现在想了一下记忆中的古诗,还真的如你所说发那样/并不需要华丽的辞藻
关键是琅琅上口,主题鲜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3-12-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海」词长赐教!
咱们初学诗者总爱在辞藻上下工夫,
以致辞难达意,致令您有:
「无病呻吟…为赋新强说愁」之误评。
努力改进中。欢迎指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3-12-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TO:亦波

我说的是论坛上的总体感觉,而非特指你或某一个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天台领先的地方门户服务平台
  • 客服电话:13968580055
  • 客服QQ:808508
门户服务
    

浙公网安备 33102302000043号


浙ICP备11032801号-2
 
天台之窗订阅号
天台之窗服务号
Copyright  ©1998-2024  天台之窗  Powered by  Discuz! X3.5    ( 浙ICP备11032801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